21世紀的中國水務市場已形成了多元化的產業格局,在此大背景下,眾多水務企業迅速壯大,形成了一大批規模龐大、實力雄厚、技術先進、產業鏈完備的企業。但企業快速發展會掩蓋諸多矛盾,使管理者看不清問題的實質,而精細化管理可以讓水務管理層從細節入手,把控關鍵環節,從而促使整個水務企業穩健持續發展。
精細化管理是企業形象的最佳解說員,是QCDSME(質量、成本、交期、安全、士氣、環境)不斷提升和優化的空間和載體。
目前,精細化管理已然成為水務企業提升整體執行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水務企業追求卓越、實現完美的選擇。精益生產管理是被實踐證明的先進生產組織方式,而精益生產管理的主要關注點和著力點就是現場管理。
1、定義
精細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并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
精細化管理是運用系統化、程序化、標準化、數據化和信息化等手段,通過精簡直觀、目視化等形式,組織管理各單元精確、高效、協同和持續運行。把理論上的規范、安全、教育等以有形的、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讓企業的員工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
2、精細化管理內容
現場精細化管理主要內容包含不限于以下方面:
-
從戰略目標、方針考慮,致力于宣貫企業文化、約束行為規范、倡導企業正能量,提升品德修養和工作效率。
-
辦公和生產場所應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工作氛圍,傳遞團結、拼搏精神。
-
制度圖示化、工藝明確化、操作規范化,便于員工一看就會,一學就懂。
-
現場所有基礎設施、設備、管道等按照國家標準色進行標識,統一設計、統一標準,如設備設施標準、標識標準。
-
從ISO14001/ISO45001體系角度,重新審視工作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因素,倡導改善工作環境、加強勞動保護、控制不可接受環境因素,突出“隱患消除、安全教育、安全流程、安全制度”。
-
借鑒GB/T33000《安全生產基本規范》和危險源識別評價,突出安全精細化管理,降低企業安全運營風險。
-
現場所有可移動物品,按照“三定”管理要求管理。
-
降本增效,預防藥劑和備品備件庫存呆滯,同時,精細化規范,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
3、實施步驟
步驟1-成立專項改善小組
企業內部應成立改善小組,明確目標,明確步驟,熟悉改善評價方法。成立專項改善小組是搭建精細化管理體系的關鍵方法,也是檢驗管理有效性持之以恒的動力。
步驟2-舉行項目啟動會
項目啟動本身是傳達目標、方法和預期結果的重要橋梁,讓管理者和實際參與者知會項目開展的重要意義和關鍵步驟。以求“統一思想、統一共識、統一方法、統一執行”。
步驟3-調查問題、分析不足
應解放思想,充分了解行業先進做法;其次,深入現場,了解基礎設施布局、員工工作環境、勞動強度、工藝過程、操作流程和安全等模塊精細化管理診斷,與現場員工充分溝通、討論,匯總改善點,核心小組可按照公司實際水平和可預期的能力,制定科學、合理且有側重點的改善措施。這個階段的定位和分析非常關鍵,可采用一定的分析工具展開,也是目標達成的重要環節,與公司的企業文化和基本規劃息息相關,需要充分論證導出行動計劃。
步驟4-精細化改善實施
通過系統性的精細化管理實施,形成公司內部精細化管理數據庫,最終形成標準教材,為后續的管理建立標準依據;現場改善、指導是學習最有效的手段,可以幫助員工理解為什么這樣做,這樣做的好處;通過“傳幫帶”方法,糾正員工片面思考,從而轉變員工工作理念;改善的過程,員工能理解并約束自身行為規范、提高警示、按標準化工作,形成自我改善和積極的企業文化氛圍。
步驟5-精細化管理體系的建立
通過上述步驟,形成精細化核心的知識結構體系,建章立制,使管理有據可循。并定義內部巡查機制,確保管理體系有效。
4、持續改進
按照PDCA循環機制,不斷評審精細化管理體系建設的有效性,維持并維護公司精細化管理體系標準,周期組織開展糾正預防工作,使員工掌握精細化管理的益處。
小結
精細化管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僅僅是美化環境、5S整頓、目視化上墻,重要的是管理者需不斷宣導精細化管理精髓,讓全體員工獲得工作的美感和舒心,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角色認知的轉變,應把精細化管理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而持續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