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是很多水務企業的“調薪季”。對于員工而言,工作收入是其個人和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對于企業而言,工資支付是其最重要的一項義務。很多人認為,調薪一定會帶來員工的滿足感,激勵員工取得更高的工作績效,但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告訴我們,結果可能并不如預期的那樣。
調薪導致各方不滿的原因較為復雜,根據卓斯瑞多年水務企業的輔導經驗來看,大致分為以下幾點:
一、企業內/外部公平失衡
在這里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企業內部相比,員工會跟同類崗位的同事對比;第二類就是行業內企業對比,當員工認為他的工資與外部相似崗位工資相差很大時,自然而言滿意度亦會下降。
二、員工理想值與實際值的差距
實際上就是投入與回報之間的失衡,員工普遍都會認為自己的投入遠高于獲得當前的報酬。
三、工資的激勵邊際效益遞減
當企業或員工的薪酬水平已經處于較高水平時,在工資上的微調的激勵作用已經不大,相對的在薪酬邊際效益較低時,工資調整對員工的激勵作用較低,反而員工會開始關注工作的成就感、滿意度、培訓機會、前途等內在薪酬因素。
四、調薪常態化后的激勵成效降低
水務行業內已形成一個共識,到了年終員工心里會滋生一個意識"是時候調薪了"。如果說"年底調薪"已經在員工心里形成一個常態化的動作,那么企業年底調薪給員工帶來的感覺是"跟潮流、理所當然",員工完全感覺不到企業是本著與員工共同前進、有福同享的意愿,所以這種年終調薪的激勵成效自然大打折扣。
那么水務企業如何才能利用好調薪這把利劍呢?建議可采取以下幾個措施:
一、明確公司戰略導向
調薪應避免大鍋飯,應該向企業關注的重點、關鍵崗位傾斜,引導員工行為向企業期望的方向努力。同時,通過向重點崗位傾斜,企業才能吸引和留住優秀員工,企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內/外部薪酬調查
一方面通過內部調查明確企業核心關鍵人才、職能,這樣調薪才有針對性;另一方面并非只有貨幣薪酬才能提高員工滿意度,了解員工最關注什么,是高薪酬、高職務還是團隊氛圍、工作褒獎等,這樣在具體設計時做到有的放矢。另外,進行行業薪酬水平調查,了解同行的各類崗位薪酬水平、企業所在地區的薪酬水平等,整體規劃,分步調整到位。
三、薪酬體系的合理設計
很多水務企業每年內部做調薪方案的時候,更多局限于通過增加工資名目或提高部分工資名目的標準,并未系統的去做思考和優化。“平均主義”下的薪酬體系,導致責、權、利不匹配,不能反映員工的努力程度,逐漸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效果微乎其微,始終無法擺脫“大鍋飯”的局面。卓斯瑞通過多年的水務企業薪酬改革實踐經驗,建議可以通過如下幾個步驟對薪酬體系進行整體優化:
1.實行全面崗位價值評估
通過評估各崗位的相對價值和重要性,根據崗位價值和對企業的貢獻度調薪,對崗不對人才能解決內部不公平問題;
2.采用寬帶薪酬模式
打破傳統薪酬結構所維護和強化的等級觀念,即使是在同一個薪酬寬帶內,企業為員工所提供的薪酬變動范圍增大,員工只要注意培養企業所需要的技術和能力,并在本職崗位上不斷提高績效也可以獲得較高(比肩管理崗位)的報酬;
3.結合“積分晉檔”的方式
以積分來衡量員工的自我價值,反映和考核員工的綜合表現,然后再把工資待遇與積分掛鉤,調薪時優先向高分人群傾斜,從而達到激勵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
4.拓寬員工職業發展通道
使得每類員工都能獲得晉升的空間,并且實行評聘分離、能上能下的機制,根據每個人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工作績效表現確定是否給予聘任,并賦予更好的薪酬水平和發展平臺。
四、實現薪酬與績效掛鉤
績效管理為公司發展創造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是并非實施績效工資就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關鍵在于企業績效薪酬的設計是否合理。合理的績效管理體系下,員工的能力和業績會在考核上得到體現,企業依據員工階段性業績表現綜合來調整工資,用事實說話,員工不滿意的情況會減少許多。
五、做好薪酬總額管控
工資是剛性成本,企業要避免人工成本無限制上升,就要根據上級單位指導意見及企業下一年度效益預測,設定合理的上漲幅度,做好薪酬總額管控。
結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企業在設計薪酬調整方案的時候,應該針對性的了解員工的需求,適時的滿足員工的合理需求。比如:對收入較低的員工適宜于經濟性的薪酬為主;對高層次的員工應將經濟性和非經濟性薪酬結合起來。
總之,薪酬調整不是對金錢的直接關注,而是關注如何正確使用薪酬的激勵作用。即使薪酬絕對金額相等,調整方式不同帶來的激勵作用有可能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