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 險
大家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常常聽到周邊人員說經營有風險、買房有風險、投資有風險、管理有風險等等,那風險到底是什么?我們如何來認知和了解風險?接下來,我們就來揭開這一神秘的面紗。
風險在ISO體系及國家標準中的定義是這樣解釋的:不確定性對目標的影響,通過標準的注釋我們又可以把風險理解為:存在潛在的事件或者因素對所預期的目標造成偏離預期的影響,這個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
作為水務企業的我們,為什么要關注風險呢?我們企業風險又有哪些呢?在國資委印發《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國資改革[2006]108號)中為國有企業作出了明確的要求企業全面風險管理關系到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同時,隨著近年來風險管理概念的不斷深入企業及人們的眼中,無論是ISO系統體系的更新中均體現了風險的各項要求,還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的“加強風險監測預警,推動監管模式實現轉變”等政策要求,都無不體現了風險管理對于企業的重要性。
根據《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的解釋,企業風險一般可分為戰略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運營風險、法律風險等;也可以能否為企業帶來盈利等機會為標志,將風險分為純粹風險(只有帶來損失一種可能性)和機會風險(帶來損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而水務企業常見的風險有例如:國家及地方相關產業政策變動造成經營成本增加,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如二供的統管、農村飲用水的并入);安全生產培訓未有效實施,員工缺乏安全生產意識,不具備與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發生;客戶服務水平低,消費者滿意度低,影響公司品牌形象,造成社會輿論的壓力等等。
案例
某水務企業利用其市場壟斷地位,限定房地產開發企業或施工單位在建設施工中只能向其購買二次供水成套設備和水表,并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行為向臨時用水戶收取押金、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取掛表押金,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相關規定,被市場監管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分 析
該事件從風險管理的角度進行考慮,該水務企業進行風險管理時未進行全過程管控,導致風險的發生。該水務企業按照四部委通知要求進行二次供水的統管工作,但是對于該項目工作接收時的風險未進行全面識別:如接收二次供水設備存在質量問題,會對企業造成的風險,因此參與到二次供水驗收中,針對設備進行驗收規避風險;在處理方案中卻限定了供應商選擇,該方案的實施是否存在風險未進行識別,導致該風險未能有效管控。再如,為了規避臨時用水水費無法回收的風險,采取了接收用水押金的措施,而忽略了該處理方案中的法律風險,在國家政策規定中有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費的明確要求,導致該項風險的存在而造成處罰等等。
針對各類風險問題及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水務企業應該圍繞企業總體經營目標,通過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和經營過程中執行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依據ISO31000《風險管理 原則和指南》可以將企業風險管理過程分解為如圖:
01明確環境
明確狀況,組織明確其目標,界定管理風險要考慮的外部和內部參數,確定風險管理過程的范圍和風險準則。盡管許多此類參數與風險管理框架設計時所考慮的參數類似,但在明確風險管理過程的狀況時,這些參數需要細致的,特別是與特定風險管理過程聯系起來考慮。
02風險識別
組織識別生產經營服務過程中的所有風險源、影響區域、事件(包括環境變化)以及致因和潛在后果。此步驟的目的是產生一個基于哪些可能產生、增強、阻礙、加快或推遲目標實現事件的綜合表格。識別相關的風險是完整的、重要的,因為此階段沒有識別的風險將不會包含在進一步的分析中。
03風險分析
風險分析為風險評價和確定風險是否需要處理以及最適合的風險處理策略和方法,提供了輸入。風險分析也可以為必須作出選擇及選擇涉及不同類型和程度的風險的決策,提供了輸入。風險分析包括考慮風險的致因和來源、所帶來的正面和負面的后果以及這些后果發生的可能性。影響后果的因素和可能性應被識別??梢酝ㄟ^確定后果和其可能性、以及其他風險特性,來進行風險分析。一個事件可以有多種結果并可以影響多種目標?,F存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和效率也應被考慮在內。
04風險評價
風險評價是基于風險分析的結果,幫助做出有關風險要處理和處理實施優先考慮的決策。風險評價包括將分析過程中確定的風險與在明確環境時建立的風險準則進行比較,將風險分析的結果與組織已制定的風險評價準則進行比較,確定組織現存風險嚴重程度和等級的過程(或不可接受風險)其目的是為風險規避和領導決策提供支持。
05風險處理
風險處理包括了一個循環過程:評價風險處理;確定殘留風險程度是否可容許;如果不可容許,產生新的風險處理;評價該處理的有效性。風險處理方案不必互相排斥或適宜所有情況。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內容:通過決定不開展或停止產生風險的活動,來規避風險;為尋求機遇。接受或提高風險;消除風險源;改變可能性;改變后果;與另一方或多方共擔風險(包括合約和風險融資);通過有事實依據的決策,保留風險。
掌握風險管理過程的要求,在企業管理全過程中,把握風險,預防風險,將風險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同時通過基于風險管控的思路進行經營管理,幫助企業規避不必要的損失,從而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效益,保障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