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各地進入炙烤模式。在這炎炎烈日之下,最爽的事莫過于從冰箱里拿瓶涼水噸噸噸喝下去。
但是,每當我們舉起手中的涼水,長輩的提醒便會縈繞耳邊:喝涼水傷胃,喝熱水比喝冰水更解暑。放眼全世界,大概也只有中國人特立獨行,在炎熱的夏天也鐘愛平淡無味的熱水吧。
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常談常新的話題——為什么中國人非熱水不可?
01老祖宗留下的優良傳統
如今大家唾手可得的熱開水,對古人來說其實是奢侈品,木炭燒不起、上山砍柴又很危險,普通人家只能靠井水、河水過生活,哪里還談得上熱不熱。
雖然我們早在《黃帝內經》里就記載過熱水的益處,但真正喝到它卻等了兩千多年,我們喝熱水的歷史,其實是近代來華的西方人培養起來的。當時晚清開埠,西方人來華設立租界,國內受到不少病疫泛濫的災害,為有效殺菌,大家逐漸養成了喝熱水的習慣。
從1930年開始,國民黨政府時期就開展了“新生活運動”,鼓勵人們為了更清潔衛生,要飲用熱水。
這種習慣一直持續到1950年,共產黨政府又發起了幾項公共衛生運動,“喝熱水”成了一條政府口號,普及全國各地。
久而久之,“喝熱水”就這樣塑造了幾代人的習慣,讓人們形成了對“溫度”的執念。
而政府所呼吁的“不喝生水喝開水”,在傳播過程中其本義也發生了改變,中國人尤其是老一輩逐漸開始覺得冷水不利于健康,把熱水和健康聯系了起來,多喝熱水才有益的觀念已經深深地刻進了他們的DNA里,時至今日也沒有改變。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自來水的消毒殺菌工藝也越來越成熟,所以無論是涼水還是熱水,只要是飲用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就不必擔心對人體有害。
02熱水可做良藥
熱水,仿佛是可以治愈一切的“神水”,中國人堅信“是藥三分毒”,覺得喝熱水可以治療很多疾病,胃疼了要多喝熱水,感冒發燒了要多喝熱水,上火了要多喝熱水,痛經了也要多喝熱水……
事實上,喝熱水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疾病恢復。研究表明,喝熱水可以緩解在表的疾病和寒性疾病,比如風寒感冒、虛寒胃痛、寒凝痛經??茖W使用熱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加強胃腸蠕動,增強體質,治療寒癥。
例如小時候發燒時,爸媽常讓我們喝一大杯熱水后裹好棉被捂一身汗,第二天便不藥而愈。但是,喝熱水緩解病情并不適用于所有疾病,對于熱性疾病反而適得其反。并且,喝熱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預防疾病的能力,但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依靠喝熱水治愈,它只是輔助治療的有效手段,而不是治療疾病的醫學手段。
03熱水雖好但不是越熱越好
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警告: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有致癌風險!
一般喝熱水的溫度控制在30-40度為宜。如果溫度過高,會損傷我們的口腔、食道管黏膜,時間久了容易誘發食道癌。
總之,中國人愛喝熱水,不僅僅是因為執拗,而是我們關于健康的一整套理念。
END
當然,在酷熱的夏天偶爾來一杯冰飲也并非不可,只要不過度飲用,是可以提高生活幸福感的!